联系人:鹏盛
手 机:010-85887672
电 话:010-85887672
地 址: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阳光100D座10层
最近看了日本的《老后破产》也叫长寿的噩梦,老人家的退休金发放晚,并且还逐年减少老人家的退休金(中国每年基本有调整,像我妈妈,每年涨100多)。
其实日本的国民养老的体系挺完善的,但为什么还会这么严峻的养老问题呢?看了很多的数据分析,这篇文章我们终将面临的养老困局 让我触动非常大。
一、少子化
日本人口结构类似上图的8421模式,每代人口几乎都会减半,到后面自然年轻人越来越少。
生育率及格要到1.8,正常要到2.1才能维持。这个生育率啥意思呢?就是1对夫妻两个人结合,家里要生俩孩子才能保证下代劳动人口数量不减少。
日本的生育率长期徘徊在1.5,我们中国是在1.6和1.7之间。中国目前的生育率下降得非常明显,可以看到很多专家在呼吁开放三胎或者完全开放生育。
生育率低就是未来劳动人口的减少。养老金的模式是收付实现制,年轻人交,老年人领。年轻人数量不够了,钱就发不出来了。
从少子化的这个角度分析,中国目前的数据也是非常让人堪忧的,开放三胎或者生育的呼声越来越大,但真的会有很大的帮助吗?这里也分享一篇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:人口断崖,放开三胎就可以了么?
文中提到"2016-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从981万降至593万,越来越多的夫妇们选择了不育或推迟生育,这预示着未来的人口形势尤其严峻,仅仅靠放开三胎很难扭转趋势,更何况人们生育三胎的愿望本来就远远小于二胎。"
因此,开放三胎或者完全开放生育,并不能立刻从根本上去解决少子化的问题。当然抱着积极的态度,希望国家出台更多的鼓励生育的政策。
二、抚养比下降
随着老人的寿命不断提高和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,养老金的收入却因为年轻人越来越少,交钱的人只减不增。日本养老金体系彻底被压垮了。那养老钱不够用怎么办?
日本金融厅给老人们出了3条建议:
一、退休后继续工作
二、卖掉房子换钱
三、从城市搬到乡下以节省开支。
日本的退休政策也是一推再推,80年代开始日本决定改革退休制度,延迟退休到60岁,之前是55岁左右。
到2004年就扛不住了,只能宣布晚发退休金;后面养老金还是扛不住,又说决定把退休时间延迟到70岁;现在算算延迟到70岁钱也不够了,咋办呢?先延长到75岁吧,这意味着75岁才能名正言顺地拿到国家发放的退休金。
在中国,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<建议>学习辅导百问》一书中也写到,如果不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,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抚养比将从2019年的2.65:1下降到2050年的1.03:1。这意味着30年后,将是1个劳动力人口抚养1个退休人员。
因此,延迟退休是肯定会实施的,抚养比下降也是难以彻底改变的局面。
三、老龄化速度快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的数据上来看,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。生育率高,老龄化的速度慢;生育率低,老龄化的速度就更快。如日本,只用了25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。
中国从2000年到2016年,短短16年时间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就从7%上升到10.8%。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,2026年我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会突破14%。前后大概也差不多25年,和日本的老龄化速度大体是一致的。
按照联合国《2050全球人口展望》预测,2050年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会达到49.6岁,接近日本53.3岁的水平。
老龄化的速度前所未有,2050年36.5%的中国人都将在60岁以上,直观看就是,3个人里面有1个是老人,这里面就包括目前社会主流的80后群体。
四、中国的养老政策的变化
从1985年的计划生育时期"只生一个好,政府来养老",1995年的"只生一个好,政府帮养老",2005年"养老不能靠政府",2012年"延迟退休好,自己来养老",2020年"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"。可以看到的是政策改变的时间越来越短,从政府慢慢过渡到个人。因此,未来养老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,新中产就是要养得起现在的自己并且养好未来年老的自己。去年更多是从利率的角度去锁定终身接近4%的收益的产品,没有像现在这样直面养老的问题,把保单都设置给孩子,期望以后为孩子的一生保驾护航。现在更深刻感觉到,最迫切要解决的是自己的养老问题,管好自己就是给孩子最大的帮助。
Copyright © 2019-2022 鹏盛兴邦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19019069号 XML地图